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。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领域,如军工、
户外作业、工业控制等,设备需要具备极高的防爆抗摔性能,以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。G+G 工艺的电容屏凭借其出色的特性,
成为了实现军工级防爆抗摔的关键技术。那么,G+G 工艺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?本文将为您深入解密。
G+G 工艺电容屏的结构与工作原理
G+G 电容屏,即 Glass+Glass 电容屏,是一种玻璃 - 玻璃电容式触摸屏。它主要由两层玻璃和一层导电层组成。
最外层的玻璃盖板,通常采用高强度的钢化玻璃,其作用是抵御外部的冲击和磨损,为内部的敏感部件提供保护。
中间层是包含电容感应图案的感光层,一般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(ITO)制成,用于检测人体触摸时产生的电容变化。
最内层的玻璃则起到支撑整个结构的作用,确保各层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。
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容的基本特性。当人体触摸屏幕时,人体作为导体与屏幕之间形成电容,导致屏幕上的电场发生变化,
进而产生电流变化。这个变化被屏幕上的控制器检测到,经过复杂的算法处理后,实现触摸位置的精确识别。
整个过程需要电容屏具备高精度的电容值测量能力,而这与屏内导电层的图案设计以及各层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密切相关。
G+G 工艺实现防爆抗摔的关键因素
1. 高强度的玻璃材料
G+G 电容屏的外层玻璃盖板采用钢化玻璃,这种玻璃经过特殊的物理或化学处理后,表面形成强大的压应力层,
内部则为张应力层。当受到外部冲击时,表面的压应力可以有效抵消部分冲击力,防止玻璃破裂。
其硬度通常可达到 8H 以上,远远高于普通玻璃,甚至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尖锐物体刮擦,
极大地提高了屏幕的抗摔和耐磨性能。
例如,在一些军工级的平板电脑中,采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等高端钢化玻璃材料,
即使在从 1.5 米甚至更高的高度跌落时,仍能保持屏幕的完整性,有效保护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不受损坏。
2. 特殊的框胶贴合技术
框胶在 G+G 电容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负责将两层玻璃牢固地粘合在一起,
同时保证各层之间的适当距离和位置精度。在实现防爆抗摔方面,框胶需要具备高粘接强度、
良好的柔韧性和优异的耐候性。
目前,有机硅类框胶在高端 G+G 电容屏中应用较为广泛。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、耐低温性能,
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,而且对不同材质的玻璃有着很强的粘接力。在高温下,有机硅框胶不易变黄,
耐候性和绝缘性良好,确保了电容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同时,其柔韧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外部冲击力,减少玻璃因应力集中而破裂的风险。
3. 严格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
为了实现军工级的防爆抗摔性能,G+G 电容屏的生产过程必须遵循严格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。
在生产过程中,对玻璃基板的平整度和清洁度要求极高。玻璃基板的微小瑕疵或表面杂质都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点,
在受到冲击时引发玻璃破裂。因此,生产企业通常会采用高精度的光学测量设备检测玻璃基板的平整度,
并通过溶剂擦拭、高纯氮气吹扫等方式确保其表面清洁度。
此外,贴合过程中的温度、压力、湿度和时间等参数也需要精确控制。通过精密的温度控制系统,
确保框胶在合适的温度下均匀固化;利用精密的气压控制系统,保证贴合过程中的压力稳定,
避免产生气泡或导致材料变形。同时,严格控制环境湿度,使框胶能够更好地填满玻璃基板的微小缝隙,
延长固化时间则有助于提高框胶的黏结强度。
G+G 工艺与其他工艺的对比优势
与 G+P(Glass+Plastic)电容屏工艺相比,G+G 工艺的优势更加明显。G+P 电容屏的上层盖板采用 PET 塑料,
其硬度通常只有 2 - 3H,远远低于 G+G 电容屏的钢化玻璃盖板,日常使用中极易产生划痕,需要小心保护并经常贴膜。
而且,PET 塑料在酸、碱、油性物质及阳光照射作用下容易变硬、变脆、变色,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显示效果。
在抗摔性能方面,G+P 电容屏由于塑料盖板与玻璃传感器层的热胀冷缩膨胀系数差异巨大,
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容易因应力作用而裂开,导致整个屏幕报废。
而 G+G 电容屏凭借其高强度的玻璃材料、优质的框胶贴合技术以及严格的生产工艺,在防爆抗摔、耐磨、耐腐蚀、
高透光率等方面表现出色,能够满足军工、工业等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需求。
结语
G+G 工艺通过采用高强度的玻璃材料、特殊的框胶贴合技术以及严格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,
成功实现了军工级电容屏的防爆抗摔性能。这种技术不仅为军工、工业等特殊领域的电子设备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,
也为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更加耐用、稳定的电子产品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G+G 工艺有望在材料、
工艺等方面进一步优化,为电容屏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