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直接影响
成本端优化
触摸屏出口关税从145%降至30%,直接降低原材料采购、物流及清关成本,
特别是小包裹(≤800美元)税率调整后,跨境电商平台可缩减约78%的关税支出。
这将显著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,例如同等品质的触摸屏终端售价可下调15%-20%,
刺激美国中低端消费市场需求。
物流效率改善
关税政策趋于稳定后,海关检查流程简化,此前因关税争议导致的物流延误问题
(平均延误时间从7天缩短至3天)将缓解,有利于触摸屏等精密电子产品的时效性运输1。
二、结构性机遇
市场份额争夺窗口期
90天关税缓冲期内,企业可通过以下路径抢占市场:
本地仓布局:加快备货至美国FBA仓,利用关税红利期覆盖Prime Day等旺季需求;
供应链重组:整合国内面板厂与海外组装厂资源,将关税敏感组件(如液晶模组)
前置到东南亚分工厂生产,降低综合税率。
技术升级驱动溢价空间
OLED柔性屏、Mini-LED背光屏等高附加值产品可借成本优势扩大出口。数据显示,
美国市场对高端触摸屏的需求年增速达24%,关税下调后利润率预计提升8%-12%。
三、风险与应对建议
政策波动预警
若90天后中美未能达成新协议,暂停的24%关税可能恢复,综合税率将回升至55%5。
建议企业:
动态成本分摊:采用ERP系统实时跟踪关税变动,按货值/重量混合模式分摊头程运费;
多国认证备案:提前获取欧盟CE、加拿大IC认证,为市场转移预留通道。
合规性挑战
美国海关可能加强对“小额豁免”包裹的原产地核查。
四、长期战略方向
多元化市场布局
同步拓展加拿大(电商增速28%)、墨西哥(美墨加协定零关税优势)等近岸市场,对冲单一市场风险。
供应链数字化
引入易仓ERP等工具实现全链路成本可视化,精准核算关税、物流、退货等隐性成本,利润率管控误差可缩窄至±2%。
此次关税调整既是短期盈利窗口,亦倒逼行业向精细化运营转型。触摸屏企业需平衡成本红利与长期抗风险能力构建,
方能在波动性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增长。